诚信为本,市场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... 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|联系我们
24小时咨询热线

020-88888888

新闻资讯NEWS

联系我们contact us

地址: 广东省广州市

座机:020-88888888

联系人:李生

手机:13888888888

邮箱:@online-kaiyun-194.com

新闻资讯

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新闻资讯

记者如何进行新闻采访?掌握这3个关键步骤,提升新闻采访技巧

新闻采访,看上去好像比较简单,然而其背后,是需要进行大量准备工作的,不然的话,就很容易如同央视的“你幸福吗”那般,引发争议的。

了解背景材料

在进行采访之前,对于事件或者人物的背景要有基本的了解,这能够帮助记者迅速地进入到相应的状态之中。举例来说,要是采访一位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的话,那么就应该先去查阅其研究的方向,以及重要的成果,还有所在机构的具体情况,以此来避免提出的问题显得过于外行。

相关政策、行业动态等也属于背景资料范畴。在2021年,某媒体对乡村振兴带头人展开采访之际,记者预先对当地农业扶持政策予以研究,进而让对话具备更强针对性,如此一来获取到了丰富的一手信息。

制定采访计划

含有时间、地点、参与人员以及采访流程的明确计划,在2019年,有一位记者去采访故宫博物院院长,提前两周进行预约,确定了时长为90分钟的专访时间,还列出了二十余个核心问题 。

在制定计划时,还得将突发状况纳入考量范围。当对企业负责人展开采访工作的时候,要是对方突然有会议召入,那么记者就得筹备精简版本的问题,以此保证关键信息不会出现遗漏情况。而在现场进行拍照操作的时候,同样需要预先做好规划安排,最终确定需要拍摄的场景以及角度。

营造良好氛围

作为获取信息的前提来讲,尊重采访对象是必要的。恰当使用称谓,注意倾听,这些做法都能够增进互信。有一位记者,当她采访老艺术家的时候,提前去了解其从业方面的经历,在开场的时候就建立起了融洽的关系。

具备适时幽默的能力,能够起到缓解紧张气氛的作用。然而,必须要精准把握分寸,防止出现过度随意的状况。当处于采访受灾群众这个行为过程中,与之交流所采用的语气应当保持庄重。而当身处于文化活动现场的时候,交流氛围则可以适度营造得轻松一些。要依据具体的情境,对交流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。

紧扣核心问题

展开采访之时,最忌讳的便是偏离主题。在这之前,需要明确三到五个关键问题,以此来保障采访不会偏离轨道。有一次针对教育改革所进行的采访,记者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着“双减”政策的影响来展开的,最终获取到了扎实的素材。

遭遇采访对象口若悬河之际,得借助技巧性手段将话题引领回归主题,能够运用“您适才所提及的这一要点饶具趣味,然而我们仍旧期望知晓...”这般的句式,顺畅地过渡至关键问题。

挖掘细节信息

能让报道更具真实感的是生动的细节,要鼓励采访对象去描述事件发生之际的场景,以及表情、动作等情况,在采访火灾亲历者之时,请其回想火势蔓延的速度,还有周围人的反应等具体情况 。

细节追问需按部就班。有位记者在采访抗疫医护人员之际,先是询问工作流程,接着进一步深入询问护目镜上所呈现的雾气、防护服之内的感受等诸多细节,从而让报道更富感染力。

灵活运用技巧

提问的技巧,对采访的深度是有着影响的。那种直接切入主题的方式,适合用于时间比较紧迫的情形之下,然而对于敏感的话题,能够采取诱导式的提问方法。不过呢,一定要留意把握好分寸,始终保持专业的态度。

适当保持沉默,在某些时候,相较于追问而言,会更具效果。给予采访对象思考的时间,如此一来,有可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成果。与此同时,要擅长去观察非语言方面的信息,像是表情、手势之类的,这些均能够提供关键的线索。

阅读之际,您可有碰到印在脑海里的专访?乐意在评论区讲讲您的想法,若觉文章有裨助,就点赞表支持。

在线客服

关注我们 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 返回顶部